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oa 致力中国本土规划研究 推进优秀传统继承创新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1 传承弘扬中国优秀规划传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文化复兴时代迫切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回顾总结团队对本土城市规划理论的长期探索与实践历程,围绕传承中国本土规划学术体系、构建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搭建新时代城市文化空间体系、加强现代规划设计中的本土规划传承等方面,探讨新时代中国规划传统继承弘扬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路径方法.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17 321 1007111 李小龙<sup>1,2,3</sup>,崔凯<sup>1,2,3</sup>,高元<sup>1,2,3</sup>,王凯<sup>1,2,3</sup>,严少飞<sup>1,2,3</sup>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释-织”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2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阐释并赓续革命精神.研究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呈现的物质实体、场景、体系等方面的保护困境,基于叙事和场域理论,建构保护利用的“释-织”分析框架,进行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意义、空间关联、事件脉络等保护传承要素阐释,从织点、织面、织脉等方面,提出锚定关键节点,凸显价值意义;突破本体尺度,联动空间层级;紧扣发展脉络,厘清叙事结构等保护利用路径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22 328 1399557 陈晓键,鲁岩,刘欣怡 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3 陕甘宁革命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具有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地位.通过对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耦合特征的梳理,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既是落实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的政策要求,也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的必要举措.选取陕甘宁片区1 316处革命遗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量化方法,系统研究陕甘宁革命遗址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①革命遗址整体性强,不同类别的遗产凝聚区域不同.②革命遗址空间分布不均匀,围绕延安形成强核心特征,以延安为核心逐步呈现宏观区域差异.③革命遗址伴随着时间重心不断迁移,空间中的流线移动现象表明革命遗址在空间上呈现多要素节点特征.④建议对陕甘宁革命遗址进行全要素全时空的整体保护,构建“一圣地、两节点、四线路、五组团”的陕甘宁革命遗址活化利用网络体系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29 337 2692392 来嘉隆1,张亦弛1,宇文浩然1,徐萌2,伍艾嘉1 传统民居绿色营造经验的提炼识别与转译方法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4 传统民居建筑中葆有大量契合现代绿色建筑设计需求的营造技艺.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技艺与匠人传承体系逐步衰落甚至消失,营造智慧濒临失传.同时,由于传统民居并非是基于“绿色”前提来进行营造的,其建筑单体本身是非预设绿色标准的,因此隐藏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绿色营造技艺具有散点、碎片式的分布特征,具有难发现、难梳理、难转译、难应用的特点.为解决此问题,课题提出一种“基于非预设标准单体的微技术集群”研究方法,整合分析多源信息,挖掘提炼数百项地域特色民居绿色营造经验并进行科学化转译,基于健康舒适、安全耐久、资源节约等绿色性能视角,从多点聚合到集群分类,基于不同的技术层次与技术环节,形成相应的“微技术链群”,实现传统民居绿色营建智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38 347 3979484 严少飞1,2,王豫君1,李小龙1,3,刘丫丫1,闫启航1 汾渭平原历史城址分布规律及自然适宜性关系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5 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秩序为第一要义.深度剖析历史城市选址的自然适宜性特征与规律,探索其背后的科学机理,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以历史时期城市营建与自然环境关系较为密切的汾渭平原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区域7个典型历史时期的428个城市样本,运用地理探测器与自然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并论证了自然环境因子对历史城市选址的影响关系,构建了区域历史城市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了区域历史城市时空分布规律及其自然环境适宜特征.结果表明:(1)自然环境对于汾渭平原地区历史城址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且多因子交互下存在明显增强特征,其中高程、地表起伏度、土壤类型以及距离水系的垂直距离为影响城市选址的主导因子,地势平坦高爽、邻水、土壤熟化度高、覆盖层厚的自然特征为其重要前提;(2)历史时期自然环境适宜程度与城址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征,区域整体自然适宜性以渭河、汾河、涑水河为轴向两侧递减,历史时期内城市分布基本集中于适宜区域与较适宜区域,且伴随演进城市选址的范围逐渐扩大,表明区域城市选址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力与改造力逐渐提升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48 357 2770003 朱玲1,2,顾子卓1,2,孙亚洲1,2,唐小敏1,2,徐萌3 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的杨家沟建设规划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6 以杨家沟为代表的一类特殊乡村具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地处偏远、对外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土地资源紧缺等特征,长期面临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重压力.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与评估框架,诊断杨家沟乡村子系统发展水平及问题,结果表明:杨家沟乡村子系统呈两极化发展水平,虽然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紧缺、遗产保护要求约束的影响下,该村农业和旅游业难以充分发展,导致人口外流、产业空心化、经济发展缓慢,进一步加剧遗址维护人员及资金短缺、遗址保护管理不善等问题.对此,规划提出“红色文化+X”的发展模式,形成文化遗产带动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反哺遗产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并采用“枝状网络分形”的空间布局,解决遗址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安置的潜在用地冲突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58 365 18948 杨晓丹1,2,白钰3,周庆华4 关联山川形势的汉江上游历史城镇空间格局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7 山川形势是中国古人营建历史城镇时体察、相辨、因循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山城景观的关键自然要素.探索城镇营建与山川形势的内在关联对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发展,对传承本土营造智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汉江上游地区的历史城镇,从城镇择址、空间营建两方面探究历史城镇空间格局与山川形势的关联.通过核密度与渔网分析方法,研究北宋、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城镇与周围山川的空间关系,发现该地区历史城镇“以山为屏、以水为障”的山川选择倾向;以典型历史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盒维数、轮廓曲折度等量化分析方法,发现其在水平与垂直维度均契合山川形势的空间形态特征.汉江上游历史城镇关联山川形势的空间格局营建经验可为该地区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局部更新、新区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66 373 2499320 颜培1,2,姚曼琳1,2,林予欣1,2,段涵1,2 基于“两山”理论的秦岭北麓乡村空间营建策略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8 空间营建是秦岭北麓乡村地区“两山”实践的重要保障.研究提出在乡村“资源-资产-资本”的转化过程中,应构建“两环节、三层次、多主体”的“两山”转化空间营建路径:以生态基础培育和多元增值开发为两大空间营建环节,构建“区域→单元→地块”三层次营建体系,建立多主体参与共赢的营建机制.研究以西安鄠邑区为例,梳理其在大都市圈发展背景下“两山”转化的乡村空间营建问题,提出“要素统筹、生境修复、产居转型、有序共建”四方面空间营建策略,形成地域适宜性的绿色共建模式,以期为地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建设提供借鉴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74 381 3540547 屈雯1,2,李倩1,雷振东1,2,马琰1,2,吴雷1,2,郄海潮1 秦岭北麓西安段峪口村落洪涝适应性营建智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9 秦岭北麓西安段为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在长期同雨洪博弈共生的过程中,当地传统村落形成了以低技术、低成本、低维护为特征的洪涝适应性智慧.在洪涝风险日益增多的当下,这些传统实践智慧对促进区域人水和谐、洪涝韧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秦岭北麓典型区域内峪口传统村落为例,基于田野调查、多源数据比对互证法和图解分析法,本文旨在阐明洪涝适应与村落营建关系的基础上,在选址、街巷布局及洪涝管控设施系统等三个方面,系统研究其洪涝适应性营建智慧,以期在新时期为城乡洪涝韧性人居环境规划营建,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82 390 3267574 欧亚鹏1,林兰香2,方磊3,安子琪4 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耀州古城营城经验探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0 中国营城文化积淀深厚,挖掘本土化传统营城经验对现代城市的宜居性和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历史基础.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古城为研究对象,整理地方志、城市舆图、历史影像等数据信息并从中分类提取关键历史要素,通过Arcgis10.4平台对城市舆图进行数字化转译,得到以现代图绘方式呈现的解译图像样本,并辅以文字资料对其进行纠正校核,得到具有统一空间尺度和基准的历史和现代叠合图.基于转译图像,从“山水营城”“城市人文空间规划”“风景体系营建”三个方面总结耀州古城传统营城经验,以期为当代耀州高质量、更宜居、有特色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391 399 3082579 张薇1,2,沈纪晨1,谭静斌1,2 城陵共融:黄陵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路径探索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1 “陵”作为中华文明中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与城市发展的协调融合对于保护历史文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建设、揭示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的精神文明价值具有重大意义.以黄陵城市与黄帝陵为例,通过梳理两者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功能结构、秩序关系、空间感知三方面的相互联系,综合考虑本地人口的宜居需求、旅游人口与文化产业的增长潜力,提出黄帝陵与黄陵城市融合发展路径:一是明确黄帝陵的核心祭祀功能,定位古城的文旅服务角色与新区的宜居促游功能,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功能融合与非文化功能的优化提升;二是融合自然山水与人工环境,优化城陵轴线关系与谒陵路线,创新设计生态谒陵路线,营建体验式的“有礼有序”秩序空间;三是运用视域分析等科学方法,增补绿色空间,拓宽公共空间视野,强化黄帝陵的空间感知.通过研究黄帝陵与黄陵城市融合发展,可以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创新性思路与方法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00 408 3658771 吴左宾1,2,王泽民2,王笑一2,陈美杉2 国家公园视角下城镇协同治理研究——以晋陕沿岸为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2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受自然地理条件和跨省协同治理难度影响,两岸治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晋陕沿岸地区发展缓慢、特色不足.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以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提出联合周边省份,从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整合文化资源、搭建一体化设施网络、成立跨省协同治理机构、完善长效机制等方面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以期实现生态共治、文化共荣、城镇共建、治理共赢,为新时期沿黄省际城镇协作共建与协同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09 417 4221588 张军飞1,2,赵文静2,史怀昱2,庞鹏飞3 本土规划历史人物及其营城思想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规划营城思想,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营城思想背后的规划人物了解尚浅.对于规划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与其营城思想的影响机制还较为模糊,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可以较为系统的梳理本土规划理论中营城思想的特征脉络,通过对本土规划思想的人物脉络、规划特点、历史事迹及营城思想进行总结、梳理,归纳出循吏、文人、匠师、堪舆师四类本土规划人物,并对其营城思想进行总结,对于理解本土规划人物的“多重身份”,丰富本土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18 425 2205924 崔凯1,侯家贝1,邹宜彤2 人居视角下历史城区公共设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4 历史城区具有遗产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属性,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居环境的老化,历史城区面临生活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挑战.文章基于“人居视角”,强调历史城区作为遗产社区回归生活性的重要性,强调应关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空间,探索更可持续和韧性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方法.以平遥古城教育设施空间作为实证进行研究,文章分析平遥古城不同历史时期公共设施空间的演变特征,探索了人群和教育空间关系的演变动力机制,并提出了针对平遥古城公共设施空间的更新策略,旨在实现历史城区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26 434 2328041 邵甬1,刘昊翼2 世界遗产地保护传承导向的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探索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5 自北京总规批复以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三级三类四体系的整体框架层层推进,镇域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中腰”部分,重在对控制要求的上传下达,做好各类指标和空间管控要素的刚性传导.北京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全国文化中心,如何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将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更好地传导到镇域国土空间规划中,又能向下贯彻落实,指引城乡发展建设,让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保得住、用得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分析世界遗产地面临的核心挑战的基础上,提出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应转变认知,协调好“遗产与区域、文物与本底、文化与空间、保护与发展”四组关系,并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乡镇发展共荣的十三陵实践为例,搭建起“整体认知-格局引领-分层保护-传承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框架,以期能给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35 444 3610581 袁方1,吴克捷1,林泷嵚1,刘李源2 系统观指引下的省域保护传承本土化体系构建探索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6 我国城乡历史空间的治理体系和聚落体系都具有很强的区域整体性、系统性.“省”是我国的地方最高级别政区,是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层级,其形成发展演化区别于城市、乡村等聚落类型,具有特殊的逻辑机制和典型特征.当前,国家正在推动建立多层级、全覆盖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省域保护传承体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基于此,以系统观的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以安徽省为例,分别从省域价值研判、保护格局构建、保护策略制定三大方面尝试建立省域保护传承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新时期我国历史文化保护本土化理论方法的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45 455 5662948 王军1,李梦1,李小龙2,李欣鹏2,丁俊翔1 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认知研究——以西安为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7 当前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认定的重要内容,合理认知价值是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的前提条件.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在我国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名城的重要类型之一.当前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存在保护认识不足、保护传承与城市建设割裂等问题,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价值的深入认知.本文在剖析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历史城镇景观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理论,通过时间-空间-文化维度,揭示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时间动态性、空间关联性、文化系统性特征,从历史脉络发展、区域空间关联、文化功能建设方面构建内容体系并梳理价值载体,全面认知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56 465 3440082 姜岩1,2,杨斯亮2,潘少立2 近代以来西安城市文化遗产公共空间化历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8 城市文化遗产的公共空间化是推动和实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复兴的关键因素,亦对历史城市整体空间发展与演进产生重要影响.自近代以来,西安针对重要城市文化遗产进行公共空间化探索实践,通过重塑文化地标、联结历史空间、弘扬遗产价值,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持续彰显古都历史格局、延续古都文化基因,是我国城市文化遗产公共空间化历程中创新性保护实践的典型代表与时代缩影.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对近代以来西安城市文化遗产公共空间化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历史经验,以资鉴当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实践 2024年06月28 00:00 2024年03期 466 474 3148183 蒋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