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705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8425);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7KCT-14)
第一作者:王 怡(1970-),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建筑通风理论及其在实际中应用研究.E-mail: wangyi6920@126.com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5;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3.西安建筑建筑科技大学 资源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Building in Western China,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Xi'an 710055, China; 2. School of Building Servic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Xi'an 710055, China; 3. School of Resources Engineering,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Xi'an 710055, China)
high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industrial building; net radiation heat gain; radiant heat distribution
DOI: 10.15986/j.1006-7930.2020.02.021
针对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情况,采用有效辐射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角系数以及热源发射率对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各壁面的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的影响可以忽略; 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分别与该壁面对热源面的角系数、热源面对该壁面的角系数成正比; 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热源发射率成正比,净辐射得热分配比例与热源发射率无关.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radiation in an industrial building with high 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ATLAB calculation are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inner surface temperature, angle factor and emissivit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door thermal radiation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inner surface temperature on the net radiant heat intensity and net radiant heat distribution ratio of each wall can be ignored: The net radiant heat intensity of the wall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ngular coefficient of the wall to the heat source, and the net radiant heat distribution ratio of each wall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ngular coefficient of the heat source to the wall. The net radiant heat intensity on the wall is proportional to the emissivity of the heat source, and the net radiant heat distribution ratio of each wall is independent of the emissivity of the heat source.
工业建筑由于工艺的要求,室内常常存在高温热源.高温热源会向室内散发大量的辐射热,对于负荷和室内热环境都产生较大影响.
在计算空调负荷时,一般将热源的所有散热量都认为是以对流的形式散发到室内[1],Chengchu Yan[1]在研究中指出,当室内的辐射热强度较高时,忽略内部辐射效应可能导致在计算冷负荷时出现较大错误.因此,需要对建筑内部的辐射效应进行计算,避免负荷计算中产生较大的误差.Zhiwei Lian[2]等人通过有效辐射法和Chapman法计算热源辐射热在围护结构各表面上的分配比例,可以较精确的计算空调负荷.
室内热源所散发的辐射热,投射在围护结构表面引起温度升高使之成为次生对流源,并以对流散热的形式影响室内热环境[5].孟晓静等人[6]通过纯对流模型和对流辐射耦合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提出数值模拟中辐射作用是提高工业建筑热环境预测精度的重要因素.
对于高温热源工业建筑,由于工艺的需求,生产通常要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生产时温度能够达到500~1 000℃[7],高温热源辐射散热量能够达到总散热量的80%~90%[8].因此,准确计算辐射散热量及其在各壁面的分布对热负荷和室内热环境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各表面间的辐射传热十分复杂,实际情况中,能将所有表面理想化为黑体计算的情况并不常见,而灰体不同于黑体,灰体只会吸收一部分投射辐射,其余的反射出去,这样就会在灰表面间形成多次吸收、反射的现象[9].
辐射换热的计算多采用有效辐射法,在该方法中,将表面当做漫射灰表面来处理[9],即:(1)表面各向同性,辐射和反射性质与方向无关;(2)表面的单色吸收率不随波长而变化,是一个常数.有效辐射J表示单位时间离开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由表面本身的辐射εEb和投入辐射的反射部分ρG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有效辐射J可以表示为:Ji=εiEbi+ρiGi(W/m2)(1)
式中:εi为该表面发射率; Ebi为与之等温黑表面的辐射力,通常在工程中认为其与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ρi为表面的反射率,αi为辐射吸收率,对于同一表面有α+ρ=1,; Gi表示单位时间外界对表面i单位面积的投射辐射.
通常在计算灰表面之间的辐射传热时,往往将其放在一个封闭的空腔中进行计算,由n个表面组成的空腔,各内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为:
φi=Aiεi(Ebi-Ji)/(1-εi)(W)i=1,2,…n(2)
式中:φi为面i的净辐射得热量; Ai为面i的面积,εi为面i的发射率; Ebi为与面i同温度黑表面的辐射力; Ji为面i的有效辐射,下同.
有效辐射的计算如下:
∑ni=1JiXj,i-(Jj)/(1-εj)=((εj)/(εj-1))σbT4j j=1,2,…n(3)
式中,Xj,i表示面j对面i的辐射角系数,下同.
在辐射换热的计算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分析求解辐射换热角系数,在大多数情况下角系数的计算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针对建筑的内部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平行平面间和垂直表面间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以减少计算量[10].
确定角系数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计算法、图解法、图网法等等,其中计算法一般适用于比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主要根据角系数的基本表达式进行积分或数学变换得出结果,根据这种方法,可以分别得到平行平面间和垂直表面间两种情况的计算公式[10].
对于两平行平面间的角系数,如图2所示,假设表面(1)和表面(2)是相距为g的两个平行平面,表面(1)对表面(2)的辐射角系数X1,2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2π(b1-a1)(d1-c1)X1,2=P(b2-b1)Q(c2-c1)+P(b2-b1)Q(d2-d1)-P(b2-b1)Q(c2-d1)-P(b2-b1)Q(d2-c1)+P(a2-a1)Q(c2-c1)+P(a2-a1)Q(d2-d1)-P(a2-a1)Q(c2-d1)-P(a2-a1)Q(d2-c1)+P(b2-a1)Q(c2-d1)+P(b2-a1)Q(d2-c1)-P(b2-a1)Q(c2-c1)-P(b2-a1)Q(d2-d1)+P(a2-b1)Q(c2-d1)+P(a2-b1)Q(d2-c1)-P(a2-b1)Q(c2-c1)-P(a2-b1)Q(d2-d1)(4)式中:P(Z1)Q(Z2)=Z1Wtan-1((Z1)/W)+Z2Vtan-1((Z2)/V)
-(g2)/2ln((W2+Z21)/(W2));
V2=g2+Z21;
W2=g2+Z22.
对于互相垂直平面间的角系数,如图3所示,表面(1)对表面(2)的辐射角系数X1,2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2π(b1-a1)(d1-c1)X1,2=R(b2-b1)S(c2+c1)+R(b2-b1)S(d2+d1)-R(b2-b1)S(c2+d1)-R(b2-b1)S(d2+c1)+R(a2-a1)S(c2+c1)+R(a2-a1)S(d2+d1)-R(a2-a1)S(c2+d1)-R(a2-a1)S(d2+c1)+R(b2-a1)S(c2+d1)+R(b2-a1)S(d2+c1)-R(b2-a1)S(c2+c1)-R(b2-a1)S(d2+d1)+R(a2-b1)S(c2+d1)+R(a2-b1)S(d2+c1)-R(a2-b1)S(c2+c1)-R(a2-b1)S(d2+d1)(5)式中:R(Z)S(Y2+Y1)=TZtan-11((Z1)/T)+1/4
(Z21-T2)ln(T2+Z21);
T2=Y22+Y21.
针对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各壁面辐射热分布状况,采用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进行衡量.净辐射得热强度即各内壁面单位面积净辐射得热大小(W/m2),用于直接反映各壁面所受到的净辐射热的强度; 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即各壁面的净辐射得热与热源的净辐射散热之比.
通常情况下,建筑室内热源表面黑度约为0.6~0.8,各围护结构内表面的黑度往往接近于1,因此由n个表面组成的封闭空腔中的辐射传热,可以将围护结构各内表面当做黑体进行简化处理.
对于任意围护结构内表面i,面i与热源的净辐射换热量为:
φis=AiXi,s(Js-Ei)(W)(6)
式中,Ei为面i的表面辐射力,Js为热源的有效辐射,下同.
与其他内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为:
φij=AiXi,j(Ej-Ei)(W)j=1,2,…n(7)
面i所接受到的总净辐射热量:
φi=φis+φij=AiXi,s(Js-Ei)+
AiXi,j(Ej-Ei)(W)j=1,2,…n(8)
建筑围护结构各内表温度通常相差不大,因此认为Ei≈Ej,则式(8)可以写成:
φi=AiXi,s(Js-Ei)(W)(9)
式(9)中:
Js=Es+ρs∑nj=1EjXj,s(W/m2)(10)
则,高温热源工业建筑中面i受到的净辐射热量为:
φi=AiXi,s(Es+ρs∑nj=1EjXj,s-Ei)(W)(11)
面i的净辐射得热强度Ii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Pi为:
Ii=(φi)/(Ai)=Xi,s(Es+ρs∑nj=1EjXj,s-Ei)(W/m2)(12)
Pi=(φi)/(φs)=Xs,i((Es+ρs∑nj=1EjXj,s-Ei)(1-εs))/(Es-εs(Es+ρs∑nj=1EjXj,s))(13)
式(12)、(13)说明,各壁面的净辐射得热强度、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均与Ej(j=1,2,…n)和Ei有关,即与围护结构各内表面温度有关,但对于高温热源工业建筑来说,其热源温度能够达到500℃~1 000℃,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通常不会高于50℃,因此Es远大于Ei及Ej(j=1,2,…n),所以式12和式13中的ρs∑nj=1EjXj,s和Ei可以忽略,即壁面温度对于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
在忽略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影响的基础上,面i的净辐射得热强度Ii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Pi为:
Ii=Xi,sEs(W/m2)(14)
Pi=(φi)/(φs)=Xs,i(15)
从式(14)、(15)可以得知,面i的净辐射得热强度与Xi,s(面i对热源面的角系数)成正比,面i的净辐射热分配比例与Xs,i(热源面对面i的角系数)成正比.
式(14)可以写成:
Ii=Xi,sεsEbs(W/m2)(16)
可知,各内表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热源发射率εs正比,式(15)可知,各内表面净辐射得热分配比例与热源发射率无关.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发现,对于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围护结构各内表面温度对于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 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分别与该壁面对热源面的角系数、热源面对该壁面的角系数成正比; 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热源发射率正比,净辐射得热分配比例与热源发射率无关.
上述理论分析结果是在一定假设的前提下得到的,为了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下面对典型高温热源工业建筑进行数值计算.
针对建筑室内热源与各壁面间的辐射传热问题,根据第1部分介绍方法,使用MATLAB进行编程,建立时间空间面源间辐射换热数值计算程序即可求得各内表面净辐射换热量,具体计算流程如下图4所示.
压延加工厂房是典型的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如下图5所示.这类建筑内部生产线即为其室内热源,且高温部分主要集中在上表面,侧面温度相对较低.以压延加工厂房为原型,对其进行简化,得到本文计算模型,如图6所示.模型尺寸为90 m×30 m×16 m,热源尺寸为40 m×5 m,热源温度500℃,热源位于厂房正中.
根据上述计算模型,将数据输入MATLAB计算程序中进行求解,即可得到各壁面净辐射换热量,从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各壁面辐射热分布的影响.为了分析壁面温度对各壁面的辐射热分布的影响.设置热源表面发射率为0.8,各壁面表面发射率为0.95,由于实际中,围护结构各内表面温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选择了某一日24小时所对应的围护结构各内表面温度,如图7(a)所示,并分别计算了各时刻所对应的各表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如下图7中(b)、(c)所示.
图7中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时刻围护结构各内表面温度不同),各内表面的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的波动很小,因此可以认为,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各壁面的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的影响可以忽略.设置各壁面温度为30℃,表面发射率0.95,热源表面发射率0.8,在保持热源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热源长宽比,以达到改变角系数的目的.净辐射得热强度、辐射热分配比例与角系数的关系下图8、图9所示.
由于对称关系,北壁面和南壁面、西壁面和东壁面情况完全相同未列出.图7显示,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该壁面对热源面的角系数近似成正比.
图8 壁面对热源面角系数与该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图
Fig.8 Diagram of angular coefficient of wall to heat source and net radiative heat intensity
设置各壁面温度均为30℃,表面发射率0.95,热源表面发射率分别为0.7、0.8、0.9时的净辐射得热强度、辐射热分配比例如下图9中(a)、(b)所示:
图9 热源面对壁面角系数与该壁面净辐射得热分配比例图
Fig.9 Diagram of angular coefficient of heat source to the wall and net radiant heat distribution ratio
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典型高温热源工业建筑数值计算,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因此对于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各壁面辐射热分布问题,内壁面温度、角系数以及热源发射率对辐射热分布的影响如下:
(1)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各壁面的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的影响可以忽略;
(2)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分别与该壁面对热源面的角系数、热源面对该壁面的角系数成正比;
(3)内表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热源发射率正比,各内表面净辐射热分配比例与热源发射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