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SF-393)
第一作者:鱼晟睿(1990-),男,硕士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铁车站、铁路站房、民用建筑的通风空调、防排烟系统设计及研究工作.E-mail:286777376@qq.com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Group,Xi'an 710043,China)
subway; extra-long section; intermediate wind well; smoke prevention; evacuation
DOI: 10.15986/j.1006-7930.2021.03.009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下超长区间隧道越来越多[1].地下超长区间隧道环境复杂、空间狭窄、人员疏散条件有限,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2].根据GB51298-2018《地铁设计防火标准》的要求,对于地下区间内存在两列或两列以上的列车滞留时,应使非着火列车处于无烟区,保护大多数乘客的疏散安全[3].国内目前针对区间隧道的防排烟,主要采用纵向排烟的系统形式,当遇到超长区间时,在区间的1/3~2/3范围内设置中间风井[4],将着火列车和正常列车分隔在两个独立的通风、排烟区段,以保证正常列车乘客疏散不受到火灾列车的烟气影响,详见图1.
在实际工程中,中间风井往往面临室外条件、区域管控、城市景观、工程投资等诸多受制因素,存在无法设置的情况,例如区间隧道穿越密集城区、机场管控区域、穿越山脉、下穿湖泊海洋等情况时,室外均已不具备设置风井条件,造成诸多工程难题.目前国内针对地下区间火灾工况下防排烟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的纵向排烟系统形式[5-6],而对其他防排烟系统形式的研究少之又少.针对超长区间的通风与排烟系统形式研究,均是默认设置中间风井的前提下开展研究[7-8],未曾考虑以取消中间风井为前期进行研究,对系统形式进行创新.
图1 超长区间设置中间风井的纵向排烟及人员疏散原理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longitudinal smoke exhaust and passenger evacuation with intermediate wind well in extra-long interval tunnel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基于保障人员疏散安全这一基本理念,在取消设置中间风井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超长区间隧道的防排烟系统形式,给出了一种乘客疏散安全保障方案,供其他工程参考.
当地铁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或被着火车辆堵塞而停滞于区间内时,乘客从列车侧门逃出至区间疏散平台上,根据预定的火灾疏散预案,乘客沿疏散平台逃离至最近的地铁车站,在此过程中,人员用于逃生的空间主要是疏散平台上,详见图2.
地下超长区间隧道设置中间风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非着火车辆的人员安全疏散.若能采取措施,使疏散平台范围内空气清洁,隧道内烟气无法侵入疏散平台范围内,结合隧道内既有的纵向排烟系统,即使无法设置中间风井,也能够有效的保障非着火车辆的人员的疏散安全.
当地铁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乘客疏散路径并非一直在着火的隧道内.城市轨道交通载客运营的地下区间之间均设有联络通道,且相邻两条联络通道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600 m[3].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在起火隧道中逃生至最近的联络通道,通过联络通道进入对侧的安全区间,免受火灾及烟气的影响,在通过对侧区间疏散至车站.
因此,可将超长区间隧道按照联络通道的设置情况,将疏散平台划分为多个疏散区段(≤600 m),每个区段设置独立的防排烟模式,详见图3.当列车起火停滞在区间内时,对应开启列车所在区段的防排烟措施,保护乘客疏散至对侧安全区间后,即视为抵达安全区域.
保障局部空间的空气洁净与防烟效果,采用正压送风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对于地下超长的区间隧道,若能对疏散平台进行正压送风,在人员逃生区域内形成局部正压,避免火灾烟气侵入,保障逃生区空气洁净,则无论是否设置中间风井,列车是否处在无烟区域,均可达到人员安全疏散的目的.
区间内疏散平台设置加压送风系统,在无法设置地面风井的前提条件下,最大的问题在于新风来源.拟结合每个联络通道设置加压送风系统,从安全区间(对侧隧道)内取风,加压送至火灾区间内疏散平台范围内,来保障疏散平台局部的空气清洁和防烟效果,其原理详见图4:
图4 纵向排烟结合疏散平台加压送风系统原理示意图
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longitudinal smoke exhaust system combined with pressurized air supply system for evacuation platform
该方案的特点在于,原纵向排烟的系统形式不变,取消中间风井后,由超长区间两端车站端头的隧道风机进行纵向排烟.并根据信号系统给出的着火列车、堵塞列车的停车位置,对应开启两个疏散区段(≤600 m)的加压送风系统,保证列车上乘客安全疏散至对侧安全区间.联络通道处的加压送风加压送风机,通过风管连接两个隧道的加压风道及风口.加压送风机选用可逆风机,根据着火列车位置,切换加压送风方向,始终自安全区间取风,火灾区间送风.
此外,针对安全区间内形成的负压状态,除通过车站出入口通道、风亭进行自然补风外,可结合区间实际情况,在每个车站端部设置补风机,对区间隧道进行补风,避免造成长时间空气负压状态影响加压送风效果.
利用疏散平台顶部空间,设置加压送风道,风道底部距离疏散平台保证2 m净高[3],疏散平台的疏散宽度不小于684 mm[9],以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详见图5.加压送风口的尺寸及间隔,需满足亚音速等温自由射流关系式[10],风口射流范围覆盖整个疏散平台.经计算,加压送风口的净宽不小于180 mm,风口可间隔设置,当风口长度与两风口间隔长度之比不小于1:2时,且风口间隔距离不超过1.2 m时,即可满足射流范围覆盖整个疏散平台.因此,拟设置200 mm×500 mm单层百叶风口,沿隧道方向每隔1 m设置一处.
图5 疏散平台加压送风风道、风口、挡烟垂壁设置剖面示意图
Fig.5 Section of pressurized air supply duct,vents and ceiling screen of evacuation platform
为避免加压送风口射流扰动并卷吸轨行区的烟气,对疏散平台区域空气洁净造成影响,在加压送风道边缘设置挡烟垂壁,尺寸按照500 mm[3]考虑.加压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参考地铁车站楼扶梯口部的抑烟气流速度,按照不小于1.5 m/s[3]取值.
综上,以每两个联络通道间的疏散区段(≤600 m)设置一个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计算,按照每隔1 m布置一处加压送风口(200 mm×500 mm),每个系统的加压送风量约为60 m3/s.
为验证取消中间风井后,上文提到的防排烟方案的效果,以典型的单洞单线隧道为例进行建模研究,模型详见图6.模型中隧道断面按照暗挖马蹄形设置,断面面积为28 m2,在疏散平台上侧设置约3 m2的加压送风道,风道上每隔1 m设置1处200 mm×500 mm风口,疏散平台按照850 mm宽度建模.
图6 地下区间隧道疏散平台加压送风模型(剖切面节选有车停靠段和无车停靠段)
Fig.6 Pressurized air supply model of underground interval tunnel evacuation platform(parking section with train and parking section without train)
为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建立了长区间且有列车停靠的模型.地铁列车根据车体宽度及列车长度分为A、B、C、L四种类型,其中6节编组的B型车应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因此列车车体按照B型车尺寸,简化为截面为11.2 m2的多边形体进行建模; 加压送风道与轨道相邻处,设置500 mm长的挡烟垂壁.
为了更好的描述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气流组织的流动状态,需要选择合理的湍流模型.目前国内针对地下区间隧道火灾时的数值模拟,多采用瑞流粘性系数模型进行计算[7],本文综合考虑烟气产生的浮升力影响,采用浮力可修正的K-ε模型,来计算地铁火灾情况下气流组织流动特性.
区间隧道两端各设置两台隧道风机(TVF风机),共4台隧道风机,每台风机风量按照60 m3/s,风机全压按照1 000 Pa; 区间隧道长度按照一个独立疏散区段建模,即两个联络通道间的最大距离600 m,详见图7; 加压送风系统设置在两端联络通道处,各设置1台加压送风机,每台风量按照30 m3/s,风机全压按照500 Pa,模型尺寸及系统参数详见表1.
数值模拟共设置3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为正常开启区间隧道纵向排烟,第二种方案为同时开启加压送风及纵向通风,第三种方案为仅开启加压送风.通过三种方案来对比不同防排烟方案的效果,具体边界条件详见表2.
分别按照有车停靠区域和无车停靠区域进行数值模拟,对方案三仅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时,按照无车停靠的最不利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详见图8~图 14.
(1)方案一(仅隧道纵向排烟)
通过图8、9可以看出,在仅开启隧道纵向排烟的情况下,隧道内形成纵向气流速度,无论是否有列车停靠,疏散平台处均处于临界负压状态,此种方案虽然能沿纵向有效控制烟气方向,但不能防止烟气进入疏散平台,无法保障人员在疏散时不受烟气影响.
图8 方案一无车停靠下隧道横断面气流速度、风压云图
Fig.8 Air velocity and air pressure nephogram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with no train parking in scheme 1
图9 方案一有车停靠下隧道横断面气流速度、风压云图
Fig.9 Air velocity and air pressure nephogram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with train parking in scheme 1
(2)方案二(隧道纵向排烟+加压送风)
在开启隧道纵向排烟及疏散平台加压送风的情况下,通过图 10可以看出,当隧道内没有列车停靠的区域,在纵向排烟及加压送风的共同作用,使疏散平台形成了2~5 Pa的局部正压的状态,以及1.5~2 m/s的向下气流,有效抑制烟气进入疏散平台[11],形成一个相对清洁的逃生区域.
如图 11所示,当隧道内有列车停靠时,由于列车车体存在,使隧道空气流动截面急剧缩小,疏散平台靠近列车一侧受纵向气流影响,局部正压只有1~3 Pa,加压送风出口气流也因纵向气流干扰,贴向隧道壁面一侧,但仍比方案一防烟效果更优.
从图 12疏散平台的纵剖面可以看出,在加压风口作用下,在疏散平台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正压区域,新风气流自上而下,并向沿隧道整体排烟方向倾斜.
综上,认为在开启隧道纵向排烟及疏散平台加压送风的情况下,既能满足隧道排烟要求,也能够避免人员呼吸区受到烟气侵扰,保障人员的疏散安全.
图 10 方案二无车停靠下隧道横断面气流速度、风压云图
Fig.10 Air velocity andair pressure nephogram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with no train parking in scheme 2
图 11 方案二有车停靠下隧道横断面气流速度、风压云图
Fig.11 Air velocity and air pressure nephogram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with train parking in scheme 2
图 12 方案二疏散平台纵断面气流速度云图(节选)
Fig.12 Air velocity nephogram of vertical section of evacuation platform(excerpt)in scheme 2
(3)方案三(仅疏散平台开启加压送风)
方案三相比于方案二,在疏散平台形成的正压范围更大且更稳定,可形成3~8 Pa的局部正压,洁净空气从疏散平台自内而外进行射流扩散,气流速度超过1.5 m/s,可有效阻绝烟气侵入[11],详见图 13.从疏散平台纵剖面来看,由于不受纵向排烟气流干扰,疏散平台的加压送风气流组织也更加均匀,详见图 14,理论上局部防烟效果强于方案一及方案二.但考虑到地铁列车发生火灾,火源强度大,烟气扩散快,若仅采取防烟措施而不排除烟气,烟气在隧道内迅速聚集,亦不利于人员逃生,因此本方案不推荐.
图 13 方案三无车停靠下隧道断面气流速度、风压云图
Fig.13 Air velocity and air pressure nephogram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with no train parking in scheme 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在地下超长区间隧道取消设置中间风井的情况下,给出了一种新型防排烟系统模式,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其防排烟效果.结论如下:
(1)本文通过对地下区间火灾时乘客逃生区域及路径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在人员逃生的重点区域——疏散平台采取防烟措施的理念,同时以不超过600 m间距的联络通道划分超长区间隧道,形成多个独立的防烟系统,根据列车停滞位置执行不同的防烟模式.利用疏散平台防烟结合隧道纵向排烟的方案,在超长区间无法设置中间风井的情况下,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2)本文提出的方案二,纵向排烟结合疏散平台加压送风的系统形式,在6B编组列车的隧道条件下,设置了系统风量为120 m3/s的纵向通风系统以及系统风量为60 m3/s的加压送风系统.经数值模拟验证,能够在超长区间不设置中间风井的情况下,在疏散平台形成2~5 Pa正压的清洁逃生区域,以及1.5~2 m/s的向下气流,满足隧道内人员疏散和排烟需求,保障乘客安全.
(3)仅以人员逃生区的防烟效果来讲,方案三仅开启加压送风系统的情况下,相比于方案一、二,人员逃生区的局部正压效果最佳.但地铁列车发生火灾火源强度大,烟气扩散迅速,不采取排烟措施不利于人员逃生,因此方案三不推荐.
(4)本文给出的防排烟系统方案,仅适用于常规地下暗挖隧道.当地下隧道施工工法变换,或根据行车需求设置单渡线、交叉渡线时,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待进一步研究.